学佛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不能对父母起嗔恨心,这个是最损福报的事情。孝顺怎么说呢,孝顺就是心在孝顺。学佛后,不要说父母都是冤亲债主,这个是没有慈悲的讲法。刚学佛时,我也会跟着这样喊,甚至也怪父母障碍自己,现在想起来,表示深深的忏悔。甚至如果对父母起了一念的嗔恨心,都会堕入无间地狱。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完成一个责任。人秉天地正气而生,应该具足天地正气才为人,否则上天会收他回去,没有资格做人了。那什么是天地正气,儒家讲的,就是仁义礼智信。比如强盗,他就讲义气,如果他连义气都不讲了,那上天就不让他做人了。这说明只要人有正义一面,都有资格做人。
那孝顺也一样。人活着首先要尽父母孝,首先内心要孝。百年虚云电影中,虚云出家后,他父亲来鼓山找他,他跪在地上,向父亲遥遥作礼。泣告苍天,将来有成就后,一定报答父母之恩。后来虚云和尚在四十岁之后,就去三步一拜五台山,历时三年,来报答母亲的生育之恩。可见修行人,首先要孝顺,只是修行人的孝顺,跟世俗人有些区别,仅此而已。
在入唐来,有些禅师就以孝顺父母而闻名。后来本焕长老,宣化上人,包括大愿法师,都以报答父母孝顺而闻名。孝顺,倒不是什么都是顺着父母,但内心上一定要对父母有感恩之心,尤其是不能有一点嗔恨之心。这一点的嗔恨之心,连上天都不容许。不要看到父母障碍学佛,我们就说父母的不对,尤其内心起排斥之心。这个很造业。
我们能得到这个身体,是父母辛苦养育的。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4c343e00101o4r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