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二谛/ 文章正文

佛教二谛理论内容是什么

导读:在佛教修行的师兄对二谛都有一些了解,它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原则,对它如果有更多的认识,那么对佛教的了...

在佛教修行的师兄对二谛都有一些了解,它是佛教的基本理论原则,对它如果有更多的认识,那么对佛教的了解也会更多。所以师兄对二谛理论一定要有更多的了解,同时师兄也要知道二谛理论的内容,这样能学到不少知识。只是佛教二谛理论内容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佛教二谛理论内容是什么

佛教中说的“二谛”通常指“真谛”和“俗谛”。“真谛”来自梵语“paramarthasatya”,亦译“第一义谛”或“胜义谛”,常简称为“第一义”或“胜义”;“俗谛”来自梵语“samvrtisatya”亦译“世俗谛”或“世谛”,常简称为“世俗”。“二谛”的概念大小乘佛典中都有,但相对来说,小乘佛典中出现得少一些,论述得也简略或不很充分。大乘佛典中则出现频率较高,论述得也详尽一些。

大乘佛教形成的标志是早期大乘经的出现。而在早期大乘经中,般若类经占有重要地位。这类经中就有不少对“二谛”的论述。

般若类经中讲到“二谛”时,一般谈到“真谛”的两种含义:

真谛的一般含义指“性空”。如《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第二十五中说:“第一义相者,无作、无为、无生、无相、无说,是名第一义,亦名性空,亦名诸佛道。是中不得众生,乃至不得知者、见者,不得色、受、想、行、识,乃至不得八十随形好。何以故?菩萨摩诃萨非为道法故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性空,前际亦是性空,后际亦是性空,中际亦是性空。常性空,无不性空时。”〔大8/403—405(指《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八册,第403至405页。下文中有关《大正新修大藏经》的注均用此方式表示。)〕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在般若类经中,“性空”的具体表现就是所谓无作、无为、无生、无相、无说等。或者说,在最根本的意义或真实的意义上,通常佛教中所说的众生、知者、见者“不可得”,而且佛教所说的无上正等正觉也是“无”,这可以说是彻底的“空”观了。这种空观就是此类经中的“真谛”或“第一义谛的主要含义”。

真谛的另一含义指超越一切言语等的真理性认识或最高思想境界(即所谓“无分别”)。如《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第二十六中说:“最第一义过一切语言、论议、音声。”(大8/413,414)所谓“过一切语言、论议、音声”就是指佛教的真义从本质上讲是不能用一般的言语等正面直接陈述的。换言之,佛教的真义严格来讲,只能用佛教所有的特殊方式来体悟,任何对它的正面陈述都不可能完全地表明其特质(即言语等不具有绝对的真理性)。

佛教二谛理论内容是什么

般若类经把俗谛主要解释为是佛以“方便力”借助“言语”等为众生进行的“说法”。《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第二十五中说:“是一切法皆以世谛故说,非第一义。……世谛故说名菩萨,说名色、受、想、行、识。”(大8/404)该《经》卷第二十四中说:“此名强作,但假施设。……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大/398)

按照般若类经的作者们的观点,佛教中说的菩萨、五蕴、一切种智、诸法等都是“空”,既然是“空”,那么有关它们的言论或概念岂不是成了“空”话吗?为什么还说呢?《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二十四中说:“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如梦如声如影如焰如幻如化,众生在何处住,菩萨行六波罗密而拔出之?须菩提,众生但住名相虚妄忆想分别中,是故菩萨诃萨行般若波罗密,于名相妄想中拔出众生。……须菩提,一切和合法皆是假名,以名取诸法。是故为名。一切有为法,但有名相,凡夫愚人于中生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以方便力,故于名字中教令远离。作是言:诸众生是名,但有空名,虚妄忆想分别中生,汝等莫着虚妄忆想,此事本末皆无,自性空故,智者所不着。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以方便故,教众生远离是相着。”(大8/398)

这段引文中多少暗含了这样一些意味:世俗之人不明白“一切皆空”或“诸法皆空”的“第一义”,他们执着于“名相虚妄忆想分别”。而大乘思想家们仅自己认识到“空”还不行,还要使众生认识到,使众生解脱。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化导众生。要使众生摆脱“名相虚妄忆想分别”就要使用或利用“名相”。因而文中说“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于名相虚妄中拔出众生”、“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密,以方便力,故于名字教令远离”、“以方便力故,教众生远离是相着。”此处的“以方便力”就是指借助“俗谛”。换言之,“性空”的道理菩萨和众生都应知道,但要使众生明白“一切皆空”这一事物的“真谛”,就要考察诸法,在考察时,就要使用“俗谛”。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中的另一段论述对“俗谛”的作用说得更直接一些,如该经卷第二十二中说:“佛言,菩萨摩诃萨以世谛故,示众生若有若无,非以第一义。世尊,世谛第一义谛有异耶?须菩提,世谛第一义谛无异也。何以故?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以众生不知不见是如故,菩萨摩诃萨以世谛示若有若无。”(大8/378)根据《经》中的这段话可知,在作者看来,“世谛”是“菩萨摩诃萨”用来直接对众生说的,对众生不能用“第一义谛”,而要借助“世谛”,通过“世谛”使众生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这也就是使众生领悟了“第一义谛”。从这个意义上说,“世谛”与“第一义谛是相即的。在其他的早期大乘经中,有些也涉及“二谛”观念。一些经在论述与“二谛”有关的思想时不一定直接提到“二谛”一词,但有这方面的思想。

佛教二谛理论内容是什么

中观派是佛教般若思想发展史上较全面阐明“二谛”内容和意义的佛教派别,此派把“二谛”理论放在显要地位,它对“二谛”的解释与此派的其他理论结合得极为紧密。

中观派发展和强调“二谛”说与其在当时同其他派别进行思想交锋的需要有关。中观派在理论上一方面(也是主要的方面)要批驳小乘有部的实有论,主张本派的空观,另一方面又要批驳方广部一类派别主张的虚无论,表明假有说。换言之,中观派一方面要批绝对化的“有见”,另一方面要批绝对化的“空见”。此派虽两见都批,但也不是力量平均使用,重点还是放在批“有见”上(在这方面中观派与般若类经一致,只是中观派在总体上对“中道”原则贯彻得好一些,对“空”、“有”的关系处理得较般若类经妥当一些)。因而在论述时反“有”论“空”的言行难免多一些,甚至有时是“过”了一些。如反“有”时连佛教的基本理论四谛、中道、三宝等都被“空”掉了。这样,此派就被许多派别(包括有部等小乘部派,甚至“外道”)指责为“无虚”主义。为了对付这样的指责,中观派就从“中道”的基本思想出发,抬出“二谛”的理论作为武器,反驳有部等不知佛的“二谛”说。强调本派所谓的“空”与方广部等的“恶取空”不同,而是仅指“缘起”(缘起无自性),也就是“假有”。假有与性空是一致的。或者说,“真谛与“俗谛”是一致或相印的。中观派也有“二谛相即”的观念,并进一步突出了这种观念在中观派学说体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