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般若经》卷十二:“六斋日,月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十五日,三十五日,诸天众会。”
《四天王经》:“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
《大智度论》卷十三:“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富德?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
由此诸多经典,将阴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定为六斋日。也是八关斋戒受持的日子。
受持斋戒的目的,不是怕天神来伺察善恶,不是怕疾病凶衰,也不是怕天神的嫌毁,而是为了种植出世之因。不过,每月之中,既有如此的六天比较重要,所以佛陀也就选了这六天,作为八关斋戒的戒日。
绝不是说,唯有此六天可作斋日,其余的日子便不可做斋日,更不是说,只此六天应该持戒斋,其余的日子便不该做戒斋日,因为凡是受持戒斋,日日受持,日日均有功德。六斋之日仅持其中的一日,也有一日的功德。如果不持戒斋,而反造恶业。佛陀,沿用印度外道所通行的六天,来劝在家弟子们受持戒斋,也是一种权巧方便。
怎样算是戒斋清净呢?
八关斋戒,看起来仅仅八条要求,受持清净,其实也不太容易。
身不作恶;不杀、不盗、不淫、不著香花曼。不香油涂身,不歌舞娼妓,不故往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口不作恶,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只要有决心来做,是可能做得到的。至于要使意不念恶,那就很难。
最难控制的是妄念的纷纷涌现,并不绝如缕,心志稍不集中,妄念便会乘虚而入,妄念之中,有善有恶有无记;善的不妨,无记亦无多损,恶念之来,念杀生、念淫欲、念妄语、念饮酒、乃至念非时食,只要一念升起,不论念过去、念未来、均为斋戒不清净,唯其若未涉及身口二业,仍不算破戒。
佛在《优婆塞戒经》卷五中说:“若欲受斋,先当敕语,遮先诸恶,乃的成就;若先不遮,辄便受斋者,不名得斋。”
可见,受斋之前,不但先从身心清净作准备,更要以口宜告他人,使得他人知道我要受戒了。
如何才能做到戒斋清净,蕅益达师于《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说:“凡斋戒日,不得鞭打众生,不得身口作不威仪事......不得起贪念欲、瞋恚,烦恼、等邪觉,更须修六念。一上四禁,若有犯者,虽不破斋戒,而斋戒不清净。”
因此,六斋日受了八关斋戒,为防止妄念丛生,增强戒斋功德,最好的方法是专持六念。
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天。五、念戒。六、念施。
除六念以外,还可以持念佛菩萨圣号,专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方便法门,如持咒、诵经,礼忏也是可以。
八关斋戒是了脱生死的门径,是了脱生死的起点,只是一扇大门,一条路径,进了门,上了路,还有更高的境界在等着我们去修为,所以经常说,持八关斋戒的众生种得出世正因,而非出世之果。
受持八关斋戒,虽仅一日一夜,如能受持清净,其功德之大,乃是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