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佛教没有本命佛,佛像不能随便佩戴 佛法从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受益 佛像是木石所造,人心却不是木石。把它当做木头,它就是木头;当做佛像,它就代表着无上的悲智。...
其实佛法就在生活、工作、学习中,只要从事任何事情,能全身心投入,沉浸在一瞬间的无我中,便与自性相应,无不充满玄奥的光辉。瞬间的清净无扰,无事于心即蕴藏高深的佛理。智慧之...
释尊在舍卫国祗园精舍传法的时候。一天,许多化缘归来的和尚行走在荒野上,一群强盗看见了他们,立刻前来抢劫。为了持守戒律,这些和尚既不能伸直被捆紧的身体,也不能挪动位置。这...
谈到出世,连带就会说到出家。好多人都误以为信仰佛教后一定得出家,因而裹足不前。出家是源自印度佛教的制度,我国社会因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对此误解极深。譬如:有时会听人说起,...
文殊菩萨讲:;众生学平等,心随万境波。这是说恭敬是让我们培养一种平等心。不管对尊贵的人也好,不管对一个普通人也好,都能生起来一种恭敬心。不仅对人要恭敬,我们做事情也是要...
学诚法师:怕鬼,是因为总去想象人生在世会有许多苦难、艰辛,但人不是为了受苦来到世上的,而是为了让未来的生命更好。改变生命的核心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在痛苦中用心寻找值得感...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麽?就是众生了生死脱轮迴的问题。因此,释迦牟尼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馀会,其目的,...
简单来说,佛法分为人天乘、解脱乘、菩萨乘。人天乘就是走人天的道路;解脱乘呢,解脱身心烦恼,走那个出离世间的道路;菩萨乘呢,就要有大悲心、大愿心哪!要有出世而入世的精神,...
学诚法师:所谓感情,本身就是执着“在乎”,用佛法的话说,就叫着“执著”,我们的痛苦就是因为执著了错误的对象。当发现这个对象不值得信赖时,明智的做法是切断执著...